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和规范数字文化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川渝两地文化交流,4月23日至4月25日,“成渝地·巴蜀情”2025年“川渝”两地文化馆系统数字化专题培训班在酉阳顺利举行。来自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文化馆的90名学员在现场参与培训,来自四川省各市(州)文化馆的近50名学员在线上参与培训。
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新宪,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公服处副处长龚小嘉,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竞,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数字宣传中心主任郭元琦出席了本次开班仪式。仪式由重庆市酉阳自治县文化旅游委党组书记、主任廖大昌主持。
期间,新宪主任对授课专家及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回望历史、着眼当下、聚焦实践三个方面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任竞馆长就本次培训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立足时代之需,深刻把握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意义。把数字化作为川渝协同发展的“新纽带”,为川渝文化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二是聚焦实战乘势而上,加快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为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新跃升贡献群文力量。三是结合实际之处,打造重庆文化馆服务新范式。重庆文化馆系统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重庆群众文化云”为核心抓手,目前已实现平台“四通”,即与国家云互通、与四川云联通、与高品质文化生活平台贯通、与民生服务直通,切实增强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四是凝聚奋进之力,争当文化数字化改革的“排头兵”。希望全体学员争做“学习者”,勇当“实践者”,善为“传播者”,汇聚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的强大合力。
小嘉处长高度肯定了近年来重庆市文化馆系统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成效,并就做好下步工作指出,一是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中找支点。要对标国家部委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总体规划,选准着力点,培育具有全国辐射力影响力的巴蜀群文品牌,以数字化引领行业区域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找遵循。要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任务中,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为实体空间发展赋能,用科技的手段让更广泛的基层群众对群文服务可见可感可得。三是从数字重庆建设战略部署中找举措。数字重庆建设2023年4月25日启动,到现在正好两周年。要主动融入这场数字化的改革洪流,充分吸纳并转换改革成果,以数据流打通业务流、服务流,激活供给侧、需求侧,积极塑造数字变革新优势,拥抱数字文明新时代。
本次培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小嘉处长以《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活”综合场景应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题,从背景介绍、系统构架、应用演示三大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来自华为、中国电信、品佳智创等公司的专家围绕“DeepSeek大模型创新破局之路及AI赋能文化行业”“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升级改造功能讲解及实操演示”“站在运营商视角下谈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网络安全意识培训”等领域作了授课。此外,参训学员现场参观了石榴红数字化非遗体验厅、酉州苗绣工坊、西兰卡普工坊,观看了3D全息投影数字化非遗表演。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紧贴实际,干货满满,既拓宽了前沿科技的视野,又提升了数字化业务水平,未来将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思所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文化传承遇见数字时代,巴山蜀水架起云端桥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川渝两地文化馆系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广大市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验。
来源:重庆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