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品牌与知识产权委员会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品牌推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瑛先生发布
9月13日,在“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上,全国首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群众满意度报告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品牌与知识产权委员会发布。《报告》内容如下:
崇州道明镇以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和良好的市场经营成果,确立了高价值文旅品牌。
2018年被国家文旅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崇州道明镇拥有29项国家、省、市级优秀传统文化技艺,40名竹编技艺传承人、100名竹编艺人、4000名从业人员,引入13支专业文化团队以及艺术家、文化创客团队。
两次入选国际顶级建筑展览—芝加哥和威尼斯双年展,“成都崇州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道明竹编“平安扣”被选为国礼,2023年荣获世界建筑 WAFX大奖。
道明镇2022年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2.65亿元,带动旅游综合收入5.08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69万元,年均增长17.9%,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内实现翻番。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保护道明镇文化品牌,提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价值,以文旅带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确立“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价值榜样,本文将对道明镇的品牌满意度进行测量、评估,报告如下。
一、测评方法与指标
本案采用了“品牌管理过程法”量化了社调问卷,对道明镇的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了定量随机抽样调查,同时邀请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大会的专家委员会做了权重评估。三方数据合成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价值指数,测评模型设“群众感知评价—参与过程评价—游(售)后综合评价”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从品牌形象、价值、品质、服务、管理、环境、创新等七个方面,知晓度、影响力、品牌价值认同度、品牌满意度、忠诚度等五个维度采集数据。数据来源于社会、居住者、消费者、经营者、专家等方面,采用了品牌管理全过程数据采集,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过指标统计、计算、分析,给予相应的品牌价值结论。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品牌,其中50%的受访者了解该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在项目评价方面,70%的受访者对该项目印象良好,其中30%的受访者非常满意。在项目期望方面,60%的受访者希望该项目能够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活动。评估结果,崇州道明镇文旅项目品牌的社会、消费者、群众综合满意度得分83.03分。
通过本次评估结论,崇州道明镇文旅项目具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实践创新的典型案例特质,崇州道明镇文旅项目品牌在激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价值、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效益。
道明竹编所采用的“非遗+社区、学校、酒店、时尚”等“要素叠加”发展模式;保护+传承+创新+传播+营销的品牌建设成果;值得全国学习,是可推广的品牌价值榜样。
三、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品牌管理过程法的分析结果,品牌在影响社会、消费者、群众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文化体验的质量、项目传播度、项目创新性、项目独特性及政府支持等五个方面。体验质量对社会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传播度决定品牌满意度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性影响品牌的持续发展,而社会、消费者、群众满意度又决定创新质量。独特性是维系品牌市场价值的权重要素,影响社会、消费者、群众关注及参与程度。政府的支持是品牌的价值基础,直接影响消费体验和再投资的热度。
四、工作建议
在新时代,提升道明镇文旅的品牌价值,增强社会、消费者、群众满意度是极为重要的,评估后我们也对道明镇文旅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文旅项目的品牌创新。引入更多的现代元素,集约全国人才,发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人才的技术优势,侧重在产业经济方面要有显现性的突破。
2、强化文旅项目的体验性。用创意增强体验感、参与感,让消费者在欣赏过程中体验道明镇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延长留客时间,增强留客收益。
3、坚守可持续发展希望道明镇率先实现碳中和,以保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科学管理品牌。坚持年度品牌价值评估,实现科学化管理,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5、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经济高筑舞台,文化唱好大戏。用文化构架产业经济,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产业,引进产业链金融,扩大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方法,持续提高产业经济收入于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培育新的产业税源。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