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学艺 | 文化馆宣传周活动 巴蜀文艺讲堂:墨韵弦歌 书法与古琴的非遗对话
观看:644人 2025-06-17 类别 :最新动态

文件

文件

         书法与古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双璧,同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书法以笔墨为骨,勾勒千年文字的精神气象;古琴以丝弦为魂,流淌文人雅士的山水情怀。当金石篆隶的苍劲邂逅蜀派古琴的雅韵,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对话即将精彩上演。

       值此“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特邀非遗传承人何大治先生担纲主讲。何先生凭借数十年深厚艺术积淀,将带您解码书法与古琴交相辉映的非遗精髓,开启一场融合式艺术盛宴。

文件

主讲人:何大治(字无极)

文件

四川美术家协会

四川书法家协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古琴专业委员会成员

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

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四川省巴蜀中国画研究院画师

四川省老教授协会天府画院画师

文件

       籍贯师承:四川成都人。自幼酷好金石书画,启蒙于曹若愚先生学习无骨花鸟画;后师从金石书画家游丕承先生研习书法篆刻;又向曾尧、张聚星、李文信等名家学习中国山水画;蜀派古琴受学于王华德先生,集众家之长。

文件

艺术造诣:集书法、篆刻、国画、古琴造诣于一身,在艺术领域多有建树。

艺术信条:秉持“自然、厚重、辉光、笃实”的艺术理念,贯穿创作始终。

文件

艺术脉络梳理:系统解析书法与古琴的历史渊源,深度串联两大非遗的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带您领略其深厚底蕴。

跨界创作示范:何先生现场演绎“以琴入书”独特创作,挥毫泼墨间,展现“墨韵随弦动”的奇妙艺术交融。演示蜀派古琴技法,让您感受古琴弦上流淌的千年雅韵。

藏品故事:展示何大治先生部分珍贵篆刻、书法及国画作品,分享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与非遗传承感悟,感受艺术魅力与文化传承的力量。

文件

      当墨香与琴韵在文化馆交织,我们触摸的不仅是笔墨与丝弦,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肌理。2025年6月20日,让我们相聚四川省文化馆(南区)二号楼负一楼,跟随何大治先生的脚步,在书法的方寸之间与古琴的七弦之上,聆听非遗的千年回响,共同守护这份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文件

主题:

墨韵弦歌·书法与古琴的非遗对话

时间:

2025年6月20日14:00-16:00

地点:

四川省文化馆(南区)二号楼负一楼

对象:

文艺爱好者、市民观众

人数:

60人(免费开放,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预约

文件